體育的力量
青島新興體育俱樂部 劉建新
今年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把“健康、體育鍛煉”再次拉回大眾視野,公眾體育鍛煉,強身健體的需求再加旺盛。體育運動的價值伴隨著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愈發凸現。
一
本次疫情中,除了開設了網絡教輔及其他形式的健身機構,大部分體育場館均停業,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上半年的運營業績。然而,從防疫大局出發,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體育產業的經濟指標雖然受創,但體育追求的目標在競技賽場上卻得到了充分展示,并為“抗疫”注入了精神力量——以中國女籃、中國冰雪運動員為代表的體育健兒在海外賽場取得了出色成績,極大地增強了全國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奮力奪取疫情防控戰役必勝的信心,明確了追尋體育發展的長遠目標。疫情不僅考驗了民眾的健康水平,同時檢驗著企業、行業的實力和能力。挺過這一困難期不容易,可一旦過去,將迎來蓬勃的發展期。
再看新冠肺炎患者,由許多病例分析可見,出現重癥和死亡的絕大多數是老年人和體弱有疾的個體,反之中青年和體質好、心態好的人員,雖難感染,但康復的幾率較高。不得不說,在疾病面前,再高超的醫術也需要強健的體質做基礎。
二
強健的體質絕不是“一動不動”得來的,“生命在于運動”也絕非一句空談。運動是人生命存在的表征,更是生命活力的源泉。做為身體的主人,我們都得磨練身體、照顧身體,讓身體更有效地服務于人生目的。因此要學會做身體的主人而不要奴仆。“工作忙,沒時間運動”“學業多,沒時間運動”“太累了,不想運動”,……諸多借口只會把身體推向病疾和亞健康。毛澤東同志1952年提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甚至說過“注重健康第一、學習第二”的至理名言。如今看來,他的思想既超前又睿智。
縱觀古今,不論是在文明古老的國度,還是在與世隔絕的土著部落,不管是新中國建立之初,還是經過改革開放的現代社會,凡有人類從事勞動的地方,就會產生體育運動,體育源于勞動,與勞動同在。
即使原始人類的生存條件十分嚴酷,但他們在捕獵、采摘的過程中,練就了善跑能跳的能力。這也使得最古老的體育運動更多的體現為“走、跑、跳、投”之類簡單、實用的項目。當人類學會使用工具后,又有了標槍、弓箭活動;當人類到水里捕魚捉蟹時,又學會了游泳、劃船的本領。我國東北大興安嶺原始森林中的鄂溫克族人,一直過著游獵生活,長輩向年青一代傳授的是跳高、滑雪、射箭等本領。太平洋島嶼上的密拉內西亞居民,從小就讓兒童練習投槍、棍棒及攀樹、掘土等技巧。諸多古老的勞動技能歷經過漫長的演變,逐步形成了現代體育項目。
三
古往今來,體育運動的發展歷經波折。然而,正是這樣的曲折進程,拓寬了體育運動的領域,豐富了體育運動的內涵。“五禽戲”的應運而生,角抵、舞獅、蹴鞠等體育表演、體育競技、體育康復等活動開始萌芽、成長,令娛樂性體育活動豐富多彩,名目繁多。有的活動在后世發展成為競技運動項目,有的至今仍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傳統娛樂活動。
體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人們將體育運動與生命、生活、精神、追求相結合,追求全周期、全人群的身體健康。就連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對體育運動也是十分擅長。他擅射箭、打獵、釣魚和登山等,注意衛生保健,因而身體強健。在平均壽命不過40歲的古代,孔子活到了73歲,十分難得。據有關科學調查證實,定期參與體育鍛煉確實有降低慢性病風險、對抗衰老、延長壽命、提高生存質量的重要作用。
豐衣足食的現代生活,肥胖、亞健康等隱疾讓健康顯得異常寶貴。健康是生命、幸福和生產力的基礎,是公民、社會、國家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把缺乏運動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四大因素,美國把運動列為可預防死亡因素的第二位。“生命在于運動”“運動是良藥”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毋庸置疑,體育運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顯重要。
四
“健康中國”理念一經提出,體育運動愈發炙手可熱。國家將體育發展與“健康中國”建設互促互融。一邊讓體育發展直接服從和服務于“健康中國”建設,另一邊使“健康中國”建設為體育發展開拓出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現代社會,快節奏、強競爭、大壓力的生活方式引發了許多的心理健康問題,繼而產生的亞健康和生理疾病日益增多。對健康人群來說,體育鍛煉是促進和維護身體健康最經濟、最實用的手段;對亞健康人群來說,體育鍛煉是最有效、最安全的調理和矯正手段;對已患疾病的人群來說,在醫生和康復師指導下進行體育鍛煉是治療疾病、加速康復、提高帶病生存質量的重要輔助手段。
“體育強國”與“健康中國”的提出,進一步肯定了健康不再僅僅依賴于醫療手段,也可以通過體育運動實現提前干預,增強全民體質,強化個體免疫力。
體育運動作為醫療救助的重要輔助手段,被醫學界廣泛推薦。“最美逆行者”鐘南山院士就是體育運動的最佳代言人——84歲的他身體硬朗,風采依然。17年前,他奮戰在抗擊“非典”第一線,今年初,他又趕赴武漢,再戰防疫最前沿,已是耄耋之年的鐘南山,身體狀態不減當年。對此,他表示,“運動對我保持身體健康起到了關鍵作用。”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自動化生產讓工作日縮短,余暇時間增加,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日益增強,對休閑娛樂的需求也不斷增加。于是,集健康、娛樂、休閑、交際等功能為一身的體育運動,逐漸成為大眾自覺自愿的個體行為。
體育消費意識也在逐步濃郁的運動氛圍中形成,這對加速體育產業的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瑜伽館、游泳館等不同項目的體育場所,以及體育經紀、賽事組織等各類型體育類機構相繼成立且不斷壯大。體育運動項目實現了從無需設備技術到高規格的場地設施、專門的技術和設備;從個人獨立操作到多人共同參與的進步。在體育活動中,任何年齡、性別、職業的人都能選到符合自己興趣愛好的體育項目。
體育就是以這樣獨特的功能和便捷的方式逐漸滲透到每個人,磨煉著人們的意志、品質,完善了人們的心智,增強了人們的體質,陶冶著人們的性情。體育已然成為促進人類社會發展和現代文化建設的一種積極健康的力量。它如同人體的血管,延伸到社會機體的各個部分,并形成一種規模巨大、構成復雜的社會文化現象。
五
當然,體育的價值和作用遠不至于此,它具有深刻的時代烙印,不同的年代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并發揮不同的力量。上世界80年代前,人們為溫飽而奔忙,體質偏弱,于是體育更側重于“增強體質”和“培養意志品質”。伴隨改革開放的進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獲得極大改善,體育多元功能日益顯現,人們對體育的認識日益深化,對體育的功能有更多發現,如健身功能、娛樂功能、促進個體社會化功能、教育功能、社會情感功能、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等等。
其中,以經濟功能與政治功能的持續發展,讓體育發揮出更強大的戰略意義。在古希臘,奧林匹亞大會具有阻止戰爭的能力,一度成為和平的象征。當顧拜旦提出復興奧運會的主張后,發揚并沿用了奧林匹克追求世界和平合作的精神。
時至今日,體育依然具有國際政治交往的功能。它對于提高國家的聲望、改善國家的形象、顯示國家的成就和實力,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人們從體育運動中獲得他人與社會的認同,國家通過體育實現“無國界、無種族”溝通,創建和諧的環境。
綜上所述,現代社會的生產勞動方式更需要人們有健康的身體、優秀的素質,更需要創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體育作為現代生活方式的有機組成部分,不但具有生活方式的綜合性、多層次性,還具有指導人們實現健康生活,培養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和提高生命質量的特殊功能。所以體育必然成為現代人們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內容。
與此同時,體育產業是基于強大經濟基礎上的特殊生產力,其飛速發展離不開經濟快速發展、科學技術高度現代化、生產勞動自動化和效率化、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和生活物質空前豐富。由于其發展的勢頭能充分反映出時代發展的狀態。因此,我們要傾注全力、積極推進體育產業和體育消費的發展,把競技體育、群眾體育進一步擴展延伸到體育經濟中,使其成為社會經濟強有力的支撐。我們更要把體育落實、做實。把體育產業的落腳點放到體育機構的規范管理上,大到運營體育機構,小到管理部門,都要提高運營管理能力,健全體育機構,使其真正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推動力、效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