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青島新興體育俱樂部的負責人,劉建新早已跑遍了四大滿貫公開賽,如今再次來到溫網,他也講述了自己對溫網的一些印象,以及在俱樂部運營上的啟發。
劉建新認為溫網的賽事服務做得十分細致到位,讓人感覺很親切。他注意到在工作人員中有大量年齡較大的志愿者,他們不僅對自己的工作非常負責,而且經驗非常豐富。
在進一步談到細致的服務時,劉建新談到了兩個讓他讓人印象深刻的細節。一個是打掃衛生非常及時,不僅是在表面,幾乎所有能與人接觸到的地方都在被打掃的范圍之內,甚至垃圾桶邊緣的木質部分,都會有人時常過來擦拭。另一個就是拿著紙筆讓觀眾反饋意見的工作人員,這并不是作秀,而是為找到還有哪些被自己忽略,而對于參與者的體驗非常重要的地方。所有這些,體現出來的也是對觀眾的尊重。
溫網好比是一個盛大的網球節日,大家都在其中尋找著快樂。一個規模如此之大的活動,僅有細致的服務肯定不夠,對管理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劉建新用井然有序這四個字形容了他所看到的溫網。的確,在離場地大門很遠的地方,各種標識設置就很清晰,還有工作人員分路段對人群進行引導,雖然觀眾人數眾多,卻絲毫感覺不出混亂。當然,前來觀看溫網的觀眾也非常配合,觀眾在場內場外的表現都很得體,這些都讓劉建新贊賞有加。
劉建新坦言,溫網在很多方面還是會給人一種“高冷的感覺”,比如對白色球衣的嚴格要求,永遠是綠色和紫色的色系搭配,以及對廣告的嚴格限制,但這些并未對溫網造成多少不良的影響,反而讓人覺得它很純潔。
同時溫網也并非是死水一潭,只顧一味地“傲慢獨行”。據溫網一位負責運營的官員介紹,溫網在硬件方面已經做過至少4次較大的改造,為的就是能更好地適應新的比賽需求,給予參與者更好的體驗。
眾所周知,溫網早些時候曾被稱作是“皇室球”,但還是最終慢慢走向了普惠大眾的道路。可以說溫網是在保持傳統與持續革新中找到了一個比較好的節奏和平衡點,因此溫網始終既能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可,又能讓自己保持著很強的“個性”。
等票的長隊無疑是溫網的另一大特色,當被問及如何看待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趨之若鶩時,劉建新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來溫網看球的人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普通的網球愛好者,他們很懂球,來這就是享受高水平的網球比賽。第二類是為感受溫網氣氛而來的人,具體看哪場比賽,看到哪個選手并不是最重要的,來這就像參加一次盛大的聚會。第三類是把溫網當成心中的網球圣地,向朝圣一樣的來到此地。但無論是哪種人,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其包容性也可見一斑。
總的來講,溫網給人的印象就是很優雅,讓人感覺很愜意,這些都構成了溫網獨特的文化,這種網球文化也是其真正的價值所在。站在一個網球俱樂部運營者的角度,劉建新認為,如果要想真正向全英網球俱樂部學習,現在經營者以及繼任者要在思路上一以貫之,始終如一地對俱樂部負責,經過時間的檢驗和沉淀,才能形成真正的網球文化,這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青島新興體育俱樂部每年都會舉辦青少年賽事,劉建新希望當這些小球員長大之后,無論打到什么水平,都能繼續與網球相伴,新興網球俱樂部也是這些網球人永遠的港灣,讓俱樂部的文化,讓這份情節傳承下去。與此同時,劉建新也堅稱不會一味地追求賽事的做大,而是要將更多精力放在賽事的完善上,讓俱樂部的文化得以體現。溫網給他印象最深的也不是規模,而是其中蘊含的理念。
劉建新深知,這種俱樂部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必須要經歷積累的過程。他舉了溫網博物館的例子,認為其之所以讓人印象如此深刻,除了有經典的比賽外,更是因為有了時間的沉淀。因此,在樹立了清晰的目標后,更要腳踏實地地走下去。這也是劉建新對于自己,以及新興體育俱樂部的希望。
電子版預覽地址:http://read.sportspress.cn/zgtyb/html/2016-07/05/content_35513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