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于馬偉開的認識,都僅僅局限在“彭帥教練”的身份上。但實際上,作為一家職業網球俱樂部的負責人,僅僅本次澳網,就有6人(3人參加正賽、3人參加資格賽)屬于馬偉開的俱樂部。因此對于馬偉開來說,與其將自己定義為“彭帥的教練”、“迪亞斯的教練”,還不如說是“職業網壇生態中的一員”,他的任務是幫助更多球員,并做好職業網球這項工作。
1月22日,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馬偉開,請他介紹了自己的工作,他和彭帥的合作以及對中國網球的認識。
忙碌的“大家長”
采訪馬偉開并不容易,作為“專屬教練”,他要親臨彭帥、迪亞斯的比賽現場指導,直到兩人都沒有比賽,馬偉開才有時間。面對記者提出的“如果彭帥和迪亞斯在賽場上碰面”的問題,馬偉開笑著說:“那我只能回避了。”
馬偉開說:“其實相比于對兩人的直接指導,我還是更希望作為她們職業生涯的領路人,為她們出主意,想辦法。像之前和彭帥分分合合很多次,最后我還是回到了她身邊,就是基于這樣的考慮。”
除了帶球員訓練、對其指導,馬偉開更多的工作還是維持俱樂部的正常運營。“我其實不希望自己的俱樂部有太多球員,因為每個球員都有自己的訴求,我們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時間處理太多的事情,因此現在的狀態就很好。有彭帥、迪亞斯這樣已經比較出色的球員,有鄭賽賽這樣上升勢頭很猛的球員,還有很多小球員。”
事情很多、很雜,已經在職業網球圈摸爬滾打了30年的馬偉開也有了退休的計劃。他說:“結束了這個全運周期和天津隊的合作,到2017年我可能就會選擇退休。”
上輩子欠了彭帥
彭帥曾不止一次表示,馬偉開和她的關系很特別,像師傅也像朋友。但馬偉開談及和彭帥的感情,直言“更像父親”,因為“父親”不可能放棄“女兒”,如果是“朋友”,完全可以“拋棄她”。
對于過去十年和彭帥的分分合合,馬偉開用一句“很正常”來解讀。畢竟決定球員和教練合作的因素很復雜,就像去年一直表現出色的布沙爾、哈勒普都更換了教練,彭帥幾次更換他又有什么特別?
馬偉開說:“隨著球員排名、狀態、年齡的改變,是需要在不同的時刻更換不同的教練,這沒有什么奇怪的,這就是職業網球的生活方式。但只要彭帥找到我,我肯定不會拒絕,可能是上輩子欠了她吧。”
既然說到彭帥,馬偉開直言對她有很具體的職業規劃,但還是更希望她保持身體健康,畢竟1986年出生的彭帥年齡也不小了,未來希望她一步步走好,別太在意外界的評價和壓力。
彭帥在之前的澳網女雙比賽中遭遇“一輪游”,賽后直接表示會和徐一幡“拆對”。對于這個問題,馬偉開也表達得很平淡:“雙打選手間拆拆分分很正常,如果彼此配合不好,成績不好,自然會分開,沒有道理必須在一起。”
會有更多的“李娜”
隨著李娜的退役,本屆澳網中國女網失去了“領軍人物”。比賽打到現在,女單賽場上只剩下了彭帥一個人。對于這種現象,馬偉開說:“雖然這屆中國女網總體表現不好,但我可以說,未來一兩年中國女網會有10個世界排名前100的球員,畢竟現在很多球員已經彰顯出了這樣的潛力。”
馬偉開介紹說,現在國內球員很多都采取和地方體育局合作的模式,自己出一部分訓練、比賽費用,另外地方體育局出一部分費用,這種模式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很罕見的。得益于這種良好的保障條件,近些年以鄭賽賽、朱琳、楊釗煊為代表的“新一代小花”已經成長起來了,只要再給她們一到兩年的時間,中國女網就會成為職業網壇勃發的力量。
當然,中國網球現在也面臨問題,比如教練總體水平偏低、普及面不夠廣等,但擁有特殊的“中國網球模式”,中國女網的明天一定大有可為。
說完了女網,自然要說到男網,相比于女子項目,中國男網一直表現不佳,對于這一現象,馬偉開用了加拿大的例子來解釋。他說:“加拿大從2004年開始啟動了網球發展計劃,聘請了大量優秀教練,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如今才擁有布沙爾、拉奧尼奇等優秀的年輕球員。中國男網現在要做的工作其實還是應該先把基礎打好,想要指望僅有的幾名球員取得好成績是不現實的,這不符合職業體育的規律。” |